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歃辞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

歃辞

拼音shà cí

注音ㄕㄚˋ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歃血时宣读的盟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 臧洪 歃辞,气截云蜺。”

基本含义

  • 表示以行动或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详细解释

  • 歃辞是由“歃”和“辞”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歃”是指用舌头舔,也可以理解为行动;“辞”是指言辞,也可以理解为表达。因此,歃辞表示通过行动或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使用场景

  • 歃辞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仅说了空话,而且还付诸实际行动。它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言辞虚伪,没有实际行动。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十一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歃辞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哀公想要攻打鲁国,向鲁国发出了战争的通牒。鲁国的大夫季友接到通牒后,不仅口头上回答了齐国的挑战,还亲自带领鲁军前往齐国,以实际行动回应了齐国的挑战。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歃辞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Subject + 歃辞

例句

  • 1. 他不仅说了空话,还没有任何歃辞。2. 她说话算数,从来不是空口无凭的歃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歃辞”与“实际行动”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用舌头舔了舔,然后立刻付诸实际行动,表达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行动”和“言辞”意义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不光会说,还会做,这不是空话,是真的歃辞。2. 初中生:他说他会帮我,但是一直没有任何歃辞,我觉得他是在骗我。3. 高中生:一个人的歃辞可以看出他的诚意和决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空话。

拆字解意

歃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