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贡称臣
拼音nà gòng chēng chén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向另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或民族进贡,并承认对方的统治地位。
详细解释
- 纳:进贡;贡:贡品;称:承认;臣:臣民。纳贡称臣形容一个国家或民族向更强大的国家或民族进贡,并承认对方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表示臣服、顺从的姿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个国家或民族在军事、政治或经济上被另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或民族所控制或统治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纳贡称臣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非常常见。在古代,一些较弱的国家或民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会向更强大的国家或民族进贡,并承认对方的统治地位。这种习俗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代社会逐渐消失。
成语结构
- 纳贡称臣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在古代,一些小国家常常纳贡称臣,以求得大国的保护。2. 这个国家不愿意纳贡称臣,坚持维护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小国家向一个更强大的国家进贡,并承认对方的统治地位的场景,使这个成语的含义更加形象和易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纳贡制度,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纳贡关系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了古代国家纳贡称臣的习俗。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国家间的纳贡称臣的关系。3. 高中生:纳贡称臣是中国古代国际关系中一种常见的形式,体现了强弱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4. 大学生: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我对纳贡称臣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