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安贞在词典中的解释
ānzhēn

安贞

拼音ān zhēn

注音ㄢ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静而正。语本《易·坤》:“安贞吉……《彖》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坤为地道,《易》称安贞,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 唐 杨炯 《盂兰盆赋》:“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贞兮象地。”

基本含义

  • 安定和平

详细解释

  • 安贞是指社会安定,没有战乱和内乱的状态。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社会或家庭的安定和平。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晋国国君僖公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贵妃,但仍然念念不忘,于是他派人去找她。贵妃听说国君要来找她,非常害怕,于是她在门上挂了一盏灯,表示她正在安静地守候。僖公看到灯光后,便知道她安然无恙,心里非常安定。后来,人们就用“安贞”来形容安定和平的状态。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社会的安贞是人民的幸福所在。2. 家庭的安贞是每个人的心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安贞”与“安静”相联想,因为安静的环境常常是安定和平的。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社会安定和平有关的成语,如“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的家庭一直都能够安贞下去。2. 初中生:我们要为实现社会的安贞而努力奋斗。3. 高中生:只有国家的安贞才能为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

拆字解意

安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