窬桶
拼音yú tǒng
注音ㄧㄩˊ ㄊ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马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折福》:“﹝ 蔡礼斋 ﹞最喜在窬桶上看书,乡试十餘科不第。”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不受重视、被忽视的状态。
详细解释
- 窬桶原指用于盛放鱼腥的木桶,因为桶里盛放的是臭气熏天的东西,所以人们常常不愿意接近它,甚至忽视它的存在。后来,窬桶成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被人们忽视、不受重视的状态。
使用场景
- 窬桶常常用于形容被忽视、被轻视、被遗忘的人或事物。在工作、学习和社交等场景中,当某人或某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时,可以使用窬桶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窬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金瓶梅》一书中。书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妇女为了生计,每天都要做很多苦力活,但她的努力却被人们忽视和轻视。为了表达对这种被忽视的状态的愤怒和抱怨,作者采用了窬桶这个比喻。
成语结构
- 窬桶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窬”是指木桶,用来盛放鱼腥,而“桶”则是指容器。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了人或事物被忽视、被轻视的状态。
例句
- 1. 他的才华被埋没在公司里,真可怜,简直成了一个窬桶。2. 这本书被大家忽视了很久,实际上是一本很有价值的窬桶。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窬桶的发音与“愚蠢”进行联想,因为愚蠢的人常常会被忽视和轻视,就像窬桶一样。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窬桶相似的成语,例如“袖手旁观”、“不见棺材不掉泪”等,来丰富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上总是被同学们当作窬桶,从来没有人和我玩。2. 初中生:他一直被老师忽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窬桶一样。3. 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不少学生会感到自己是窬桶,因为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往往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