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闭
拼音jū bì
注音ㄐㄨ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拘禁,扣押。 萧军 《羊·羊二》:“他们在 上海 为了过节喝醉了酒,打碎了一家商店的玻璃,爸爸妈妈不负责任赔偿,便被捕房拘闭了一夜一天。”
基本含义
- 指被拘禁或被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
- 拘闭是由“拘”和“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拘指被限制、束缚,闭指封闭、关闭。拘闭形容被拘禁或被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拘闭常用于形容人在思想、行动或环境上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展或活动。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受到严格的约束、被困在某个环境中,或者指代某种局限或束缚。
故事起源
- 拘闭这个成语源于《法华经·方便品第十九》:“若有人能于此经中,乃至一句,能发阐扬,以文词饰之,是人即为如来拘闭。”意为如果有人能在法华经中,甚至只是一句话,能够详尽阐述,用文辞修饰,那么这个人就被如来所束缚。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形容人受到限制或束缚的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拘”和形容词“闭”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生活在拘闭的环境里,没有自由。2. 这个国家的言论自由受到了严重的拘闭。3. 她的思想受到了家庭的拘闭,无法自由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拘闭的发音“jū bì”和“拘闭”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限制、束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无法自由行动。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拘闭的理解,如“束缚”、“禁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被妈妈拘闭在家里写作业,不能出去玩。初中生: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拘闭,不能随意离校。高中生:考试期间,我们被拘闭在教室里,不能使用手机。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有自由的思想,不受拘闭。成年人: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拘闭让他感到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