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喉衿在词典中的解释
hóujīn

喉衿

拼音hóu jīn

注音ㄏㄡˊ ㄐ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喉襟 ”。1.喻纲领,要领。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蓺之喉衿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然则古序也者,其《诗》之喉襟也歟!”
    (2).喻要害之地。《晋书·石勒载记上》:“ 鄴 有 三臺 之固,西接 平阳 ,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 金 邓千江 《望海潮·上兰州守》词:“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 秦 关。” 明 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矧畿辅之近,喉襟之要,拥重兵,置羣士,而无以控制统驭之,其可哉?”

基本含义

  • 指喉咙上的领子,比喻内心的怨恨或不满。

详细解释

  • 成语“喉衿”由“喉”和“衿”两个字组成。喉指喉咙,衿指衣领。成语中的“喉衿”比喻心中怨恨或不满,就像喉咙上的领子一样紧紧压住,无法发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内心的怨恨、不满或压抑的情绪。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愤怒、不忿或不满,也可以用来形容内心的郁闷或憋屈感。

故事起源

  • 成语“喉衿”最早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的《喉衿记》。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受到夫家的虐待,她内心充满了怨恨和不满,但却无法发泄出来,就像喉咙上的领子一样紧紧压住。这个故事通过“喉衿”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压抑。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喉”和“衿”两个字组成,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他对前任的背叛心存喉衿,无法释怀。2. 学生们对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心怀喉衿,但却无法表达出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喉衿”与喉咙上的领子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喉咙上的领子紧紧压住,无法发声,就像内心的怨恨和不满无法发泄出来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情绪、内心感受相关的成语,如“怀恨在心”、“愤愤不平”等,以扩展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朋友打架了,心里有喉衿,但是我没有说出来。初中生:老师对我评分不公平,我心里有喉衿,但我还是没有抱怨。高中生:被朋友背叛了,我心里有喉衿,但我选择了释怀。

拆字解意

喉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