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耸讋慄
拼音kǒng sǒng zhé lì
注音
繁体恐聳讋慄
基本解释
害怕得发抖。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吕乡筠》:“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鱉跳喷, 乡筠 及童僕恐耸讋慄。”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恐惧、害怕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恐耸讋慄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恐耸”、“讋”和“慄”三个词组成。其中,“恐耸”表示极度恐惧,害怕得身体发抖;“讋”表示颤抖,发抖;“慄”表示战栗,恐惧。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极度恐惧和惊恐中身体颤抖的样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恐惧、威胁或惊吓时表现出极度害怕的样子。可以用来描述在恐怖电影、惊悚小说或惊险场景中的人们的反应。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压力时表现出的极度恐惧和紧张。
故事起源
- 恐耸讋慄的故事起源不详,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非常贴切地描绘了人们在极度恐惧和惊恐中的样子。
成语结构
- 恐耸讋慄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三个词组成。
例句
- 1. 当听到突然的枪声,他吓得恐耸讋慄,躲在墙角发抖。2. 在恐怖片中,女主角面对鬼魂的出现,吓得恐耸讋慄,尖叫不止。3. 面对考试的压力,他紧张得恐耸讋慄,手心冒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恐耸讋慄拆解成“恐耸”、“讋”和“慄”三个词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恐怖的场景时,全身发抖,手足无措,内心充满恐惧和惊恐的样子。
延伸学习
- 想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恐耸讋慄这个成语,可以学习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胆战心惊”、“惊慌失措”等。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电影等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听到雷声的时候,小明吓得恐耸讋慄,赶紧躲在妈妈的怀里。2. 初中生:在面对恐怖电影中的鬼魂时,小红吓得恐耸讋慄,不敢再看下去。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小王紧张得恐耸讋慄,甚至影响了他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