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析骸以爨在词典中的解释
háicuàn

析骸以爨

拼音xī hái yǐ cuà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xī hái yǐ cuàn ㄒㄧ ㄏㄞˊ ㄧˇ ㄘㄨㄢˋ

    析骸以爨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 楚 围 宋 五月不解, 宋 城中急,无食。使 华元 夜入 楚 师,登 子反 之床,起之,曰:“寡君使 元 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后以“析骸以爨”极言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新唐书·李翰传》:“ 巡 握节而死,非亏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

基本含义

  • 指将尸体分解以供烧煮,形容残酷无情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析骸以爨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来源于《史记·李斯列传》。在古代中国,为了表示对敌人的仇恨和报复,有时会将敌人的尸体分解后烧煮。这种行为被视为极端残忍和无情,因此成为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使用场景

  • 析骸以爨一般用来形容极其残忍的行为,特别是对敌人或仇敌的报复行为。可以用于描述战争中的残忍行为、恶劣的报复行为等。

故事起源

  •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这个成语源于秦朝的李斯。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谋臣,他曾经提出了“焚书坑儒”的政策,以追求统一思想和控制民众。而“析骸以爨”这个成语则是用来形容李斯的残忍行为,表达人们对他的不满和愤怒。

成语结构

  • 析骸以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析”、“骸”、“以”和“爨”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独裁者对待政敌的手段真是析骸以爨,令人发指。2. 在战争中,敌人对俘虏的待遇居然是析骸以爨的,太残忍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成语中的骸字和火的形状,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将尸体分解后放入火中烧煮的场景,这个残忍的画面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残忍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杀人如麻”、“肆虐成性”等,以丰富词汇和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过一个古代故事,里面有个坏人做了很多坏事,最后被人们追着析骸以爨。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学到过,古代战争中有些国家会用析骸以爨的方法对待敌人。

3. 高中生

  • 这个成语在古代是用来形容极其残忍的行为,现在用来形容恶劣的报复行为也很合适。

拆字解意

析骸以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