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匡襄在词典中的解释
kuāngxiāng

匡襄

拼音kuāng xiāng

注音ㄎㄨㄤ ㄒ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辅佐帮助。《封神演义》第八八回:“八百诸侯称硕德,千年师帅颂匡襄。” 郑观应 《盛世危言·书吏》:“特开内阁总理,枢机六卿,分职各司,其属即古之四岳九官辅弼匡襄之职也。” 陈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及 熊成基 调至 安庆 , 范 乃竭力匡襄。”

基本含义

  • 指在国家危困之时,担负起救国扶危的责任,帮助国家恢复正常秩序。

详细解释

  • 匡襄由两个字组成,匡意为辅佐,襄意为帮助。成语的含义是在国家面临危险时,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辅佐和帮助的角色,为国家恢复正常秩序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拯救国家危难的英雄人物。

故事起源

  • 匡襄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匡衡的事迹。匡衡在魏国内乱的时候,挺身而出,辅佐国君,帮助魏国恢复了正常秩序。他的行为被后人称为“匡襄”,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位匡襄之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 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发挥匡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匡”字的形状像是一个人在扶持,而“襄”字的形状像是一个人在帮助,所以匡襄就是扶持和帮助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匡衡和其他拯救国家危难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事迹,深入理解匡襄的含义和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长大后成为匡襄之士,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匡襄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3. 高中生:匡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勇于担当。

拆字解意

匡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