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柘燧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suìhuǒ

柘燧火

拼音zhè suì huǒ

注音ㄓㄜˋ ㄙㄨㄟˋ ㄏ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钻柘木所取之火。《淮南子·时则训》:“孟夏之月……天子衣赤衣,乘赤騮,服赤玉,建赤旗,食菽与鸡,服八风水,爨柘燧火。”

基本含义

  • 指火势旺盛、熊熊燃烧的火焰。

详细解释

  • 柘,古代一种树木,燧,指用打火石打火。柘燧火比喻火势旺盛,燃烧得很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火势猛烈、熊熊燃烧的场景,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热情、激情或气势等非常强烈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庄子·天道》中记载了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上砍柴时发现一棵柘树,他将柘树砍倒后,树干里突然冒出了火焰,燃烧得非常旺盛,这就是柘燧火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要由“柘”、“燧”、“火”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火势如柘燧火,燃烧得非常旺盛。2. 他的激情就像柘燧火一样,无法被抑制。3. 这场比赛中,他的斗志如柘燧火般燃烧,最终获得了胜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柘燧火”与火焰熊熊燃烧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火相关的成语,如“火烧眉毛”、“火上浇油”等,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夜晚的篝火像柘燧火一样燃烧得很旺。2. 初中生:他的热情就像柘燧火一样,无法被抑制。3. 高中生:她的斗志如柘燧火般燃烧,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状态。

拆字解意

柘燧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