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踏布在词典中的解释

踏布

拼音tà bù

注音ㄊㄚˋ ㄅ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蹋布”。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观音峰》:“距 上津桥 西北半里,地久废为踹坊,皆布商所佣蹋布者居之。”

基本含义

  • 踏实且有耐心地工作或学习,不急于求成。

详细解释

  • 踏布意为踩在地上的布,喻指踏实地行事,不急于求成。这个成语强调做事要有耐心,不急于达到目标,而是注重稳定和持久的努力。

使用场景

  • 踏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能够踏实地坚持,并不急于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果。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在困境中保持耐心,坚持努力。

故事起源

  • 关于踏布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 踏布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踏”和名词“布”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个踏布的人,每天都会坚持努力工作。2. 只要你踏布,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踩在地上的布相关的图像进行联想,比如想象自己在踩在一块布上,脚步稳定而有节奏地向前行走,表达对踏实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于踏实工作和耐心的重视,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成语,比如“脚踏实地”、“马到成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踏布一样,每天都用心学习,不急于求成。2. 初中生:只要我踏布,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踏布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踏布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拆字解意

踏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