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罗阇在词典中的解释
luó

罗阇

拼音luó dū

注音ㄌㄨㄛˊ ㄉ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 高昌 对于糜粥之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凉州异物志》:“ 高昌 僻土,有异於华,寒服冷水,暑啜罗闍。”原注:“闍,受车切。此郡人作糜粥啜之,俗号闍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庞大、众多。

详细解释

  • 罗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罗”指庞大、众多,“阇”指众多人。合在一起形容人或事物庞大、众多。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群、事物或数量庞大、众多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人口众多的地方、人山人海的场景、大规模的集会等。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罗阇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口非常庞大,数量众多,因此成为了形容庞大众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城市的人口真是罗阇,挤得水泄不通。2. 今年的观众人数比往年更加罗阇,场馆都快满了。3. 他家养了一群罗阇的猫,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喂食。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罗阇国的人口众多的形象,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用图像或故事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山人海的场景,或者想象一个国家里到处都是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庞大、众多的成语,例如“人山人海”、“如鲠在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真是罗阇,每天放学时都挤得水泄不通。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人口真是罗阇,交通拥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3. 高中生:这次音乐节的观众人数比往年更加罗阇,场馆都快满了。4. 大学生:这个社团的成员真是罗阇,每次活动都有很多人参加。

拆字解意

罗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