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确乎不拔在词典中的解释
què

确乎不拔

拼音què hū bù bá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què hū bù bá ㄑㄩㄝˋ ㄏㄨ ㄅㄨˋ ㄅㄚˊ

    确乎不拔(確乎不拔) 

    刚强坚决,不可动摇。语本《易·乾》:“确乎其不可拔。”《陈书·周弘正传》:“唯有 周生 ,确乎不拔。”《隋书·诚节传序》:“ 皇甫诞 等,当扰攘之际,践必死之机,白刃临颈,确乎不拔,可谓岁寒贞柏,疾风劲草。” 唐 韩愈 《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亦作“ 确固不拔 ”。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为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基本含义

  • 形容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详细解释

  • 确乎不拔是由“确乎”和“不拔”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确乎表示确实、真实,不拔表示不动摇、坚定。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考验或诱惑时,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确乎不拔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韩信的将军。据说,在韩信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是刘邦的部下。有一次,刘邦派韩信去迎接刘邦的亲信,但韩信却因为刘邦的亲信身上没有任何标志而没有认出他,导致刘邦非常生气。韩信为了向刘邦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坚定,他割下自己的头发,用来标记刘邦的亲信。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确乎不拔”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确乎不拔由两个词组成,形容词“确乎”修饰动词“不拔”。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始终确乎不拔,坚持了自己的信念。2. 面对诱惑,她确乎不拔,没有被诱惑而改变初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确乎不拔”联想为一个人站在坚固的树根上,表示他的信念坚定不移,像树根一样不动摇。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坚定不移的成语,如“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超人一样,确乎不拔地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我要确乎不拔地相信自己,不被困难击倒。3. 高中生: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也要确乎不拔地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要确乎不拔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干扰。5. 成年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确乎不拔地坚持走下去,不放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确乎不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