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否桑在词典中的解释
fǒusāng

否桑

拼音fǒu sāng

注音ㄈㄡˇ ㄙ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运。 南朝 宋 谢灵运 《折杨柳行》:“否桑未易繫,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基本含义

  • 指事物被否定、不被认可或不被接受。

详细解释

  • 否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否指否定、不认可,桑指桑榆树。桑榆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但在这个成语中,它象征着被否定或不被认可的事物。因此,否桑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被否定、不被认可或不被接受。

使用场景

  • 否桑多用于描述某个观点、想法或提议被否定或不被接受的情况。它可以用于讨论各种话题,如工作、学术、政治等。例如,当某人提出一个不被认可的观点时,可以使用否桑来表达对这个观点的否定。

故事起源

  • 否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中。据传,孟子曾经说过:“桑榆之景,其陽不移,其影不长也;动植物之性,其生不移,其死不长也。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逐利。”这段话意味着桑榆树的影子不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改变,而生物的生死也有其规律。否桑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事物被否定、不被认可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否桑由两个汉字组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的提议被否桑了,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2. 这个新产品的销售前景不明朗,很可能会被市场否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否桑的发音与“否定”的发音相连,以帮助记忆。同时,可以想象桑榆树的影子被否定或忽略,从而表示事物被否定或不被认可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否定、不被认可相关的成语,如否极泰来、否极必泰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提议被老师否桑了,没有得到采纳。2. 小学生:我们班的游戏规则被否桑了,大家都不喜欢。3. 初中生:学生会的提案被否桑了,没有通过审议。4. 高中生:他的研究成果被否桑了,没有被学术界认可。5. 大学生:我的论文被否桑了,导师认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拆字解意

否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