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是独非
拼音dú shì dú fē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ú shì dú fēi ㄉㄨˊ ㄕㄧˋ ㄉㄨˊ ㄈㄟ
独是独非(獨是獨非)
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事物独立判断是非,不受他人干扰或左右。
详细解释
- 独是独非是由两个相同的“独”字组成,意为独自判断是非。它强调一个人应该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影响或干扰,以自己的判断力来决定是非。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应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能够独立思考,不被他人左右。它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在做决定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盲从他人的意见。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了这个成语的起源。故事中,魏国有一个叫公子列的人,他在官场上深受重用。有一次,一位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能够在官场上如此出色?”公子列回答说:“我能够独立判断是非,不受他人左右。”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独是独非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独是独非由两个相同的“独”字组成,形成了对称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成语更加鲜明、易于记忆。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能够独是独非,做出正确的判断。2. 老师告诉学生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一味相信他人的观点,要独是独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独是独非”与独立思考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独立的角度,独自思考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就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独立思考相关的成语,如“独善其身”、“独具慧眼”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一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做作业时,我要独是独非,不要抄袭别人的答案。2. 初中生:在选择朋友时,我会独是独非,不会被别人的外表所迷惑。3. 高中生:在做决定时,我会独是独非,不会盲从他人的意见。4. 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我要独是独非,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会独是独非,不会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