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绒
拼音tāo róng
注音ㄊㄠ ㄖ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绒线绳。 明 徐渭 《宝刀诗》:“絛绒结蛮女,铁色照 并州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性情柔顺、温和,不刚强、不强悍。
详细解释
- 绦绒是指细薄的丝绢,柔软光滑。比喻人的性情温和、柔顺,不刚强、不强悍。多用来形容女子娴静、温柔的性格。
使用场景
- 绦绒一词常用于形容女子的性格,可以用于赞美女子的柔和、温柔特质,也可以用于形容男子有柔和的性格。
故事起源
- 绦绒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左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绦绣的女子,她的性格温和柔顺,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后来,人们就用“绦绒”来形容柔和、温柔的性格。
成语结构
- 主语+形容词+宾语
例句
- 1. 她的性格像绦绒般柔和温顺。2.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绦绒般温和亲切。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绦绒的柔软光滑的质地,来形容柔和、温柔的性格。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绦绒相关的成语,如“绵绵织织”、“如绵如绸”等,来丰富对柔和、温柔性格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声音像绦绒一样柔和,让人感到舒服。2. 初中生:他的性格绵软如绦绒,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3. 高中生:她的细心和温柔的性格,让她成为了班级里的绦绒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