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世界末日游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jièyóu

世界末日游

拼音shì jiè mò rì yóu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世界末日游 - 概述

    哪个地方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威胁,很多人就挑选那个地方作为度假目的地。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的资料,08年到南极洲旅游的游客超过了3.7万人,这个数字是5年前的两倍。其中1/3的游客来自美国,1/7的游客来自英国。

    科学家称,极地的冰盖正在迅速融化。那里吸引的游客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南极

    经营极地旅游项目的夸克极地考察公司正在努力把经营能力扩大一倍。公司将开辟新的线路,其中包括到位于北极地区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线路。

    迄今为止,美国旅游业没有把一些景点明确列为非看不可的“世界末日”景点。但私下里,他们在旅游指南中也许不会这么说,但是他们在跟顾客交谈时会说,‘看看那里吧,以后就永远也看不到了’。”

    世界末日游 - 热门地点

    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北极和南极洲正在融化的冰川、太平洋正在下沉的岛屿以及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等。

    世界末日游 - 批评

    大堡礁

    批评者说,大家“赶着在景点消失之前去看一看”,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趋势,因为游客要乘飞机等出行工具,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环保组织威尔·斯蒂格基金会发言人说:“如果某人想在某种东西消失之前去看看它,很难说他有什么过错。但是遗憾的是,在他们那样做的过程中,他们导致了问题的加剧。”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在灾难或危险来临之时,不顾一切地逃亡或寻求生存的行为。

详细解释

  • 世界末日游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世人游乎堂上,而我游乎世界。”意思是当世界末日降临时,人们四处逃亡,而我却在世界中自由自在地游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灾难或危险来临之时,人们不顾一切地逃亡或寻求生存的行为。

使用场景

  • 世界末日游可以用于形容各种灾难或危险情境下人们的逃亡行为,例如战争、地震、疫情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面临困境时,不顾一切地寻求生存或自保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一篇。在这篇文章中,庄子描述了自己在逍遥游中与世界的互动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们在灾难或危险来临之时的逃亡行为。

成语结构

  • 世界末日游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世界”、“末日”、“游”。其中,“世界”表示整个世界,指代人类生活的环境;“末日”表示世界末日,指代灾难或危险情境;“游”表示逃亡或寻求生存。

例句

  • 1. 在战争爆发时,人们纷纷世界末日游,寻找安全的地方。2. 面对疫情的蔓延,人们世界末日游,争相购买口罩和消毒用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1. 将“世界末日游”分为三部分,分别记忆每个字的意思;2. 将这个成语与灾难或危险情境联系起来,想象人们在世界末日时四处逃亡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灾难或危险相关的成语,如“火中取栗”、“逃之夭夭”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地震发生时,人们世界末日游,寻找安全的地方。2. 初中生:面对疫情的蔓延,人们世界末日游,争相购买口罩和消毒用品。3. 高中生:战争爆发时,人们纷纷世界末日游,逃离战火纷飞的城市。

拆字解意

世界末日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