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硬生生在词典中的解释
yìngshēngshēng

硬生生

拼音yìng shēng shēng

注音ㄧㄥˋ ㄕㄥ ㄕ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1).形容态度生硬。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十二圈以后, 贝师母 就藉口头痛,硬生生的拆散了场子。” 曹禺 《雷雨》第四幕:“ 朴 : 蘩漪 ,我看你上楼去歇一歇吧。 蘩 :(硬生生地)不。”
    (2).犹言活生生。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二:“这是白人用最残酷的私刑弄死黑人的行为,有的硬生生的悬在树上吊死,有的烧死。”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生硬、不灵活,缺乏柔韧性。

详细解释

  • 硬生生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某个事物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显得僵硬和不易改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僵化、固执不变,或者形容事物无法适应变化和发展。

使用场景

  • 硬生生常用于描述人的思维、态度或行为僵化,无法适应新的情况或变化。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物体或材料的质地硬硬的,缺乏柔软性。

故事起源

  • 硬生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三十四·马援传》中,原文为:“马援之性,好直而无变通,故曰‘马援硬生生’。”这段话形容了马援的性格刚直而不善变通。

成语结构

  • 硬生生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形容词组成的成语,用来突出事物的僵硬和缺乏柔韧性。

例句

  • 1. 他的性格硬生生,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2. 这块木头硬生生的,很难切割。3. 她的态度硬生生的,不肯妥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硬生生与硬物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硬硬的物体无法弯曲或改变形状,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固执己见”、“死板教条”等,来丰富对于思维僵化和固执不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态度硬生生的,不肯接受我的建议。2. 初中生:这块面包硬生生的,咬起来很不好吃。3. 高中生:老师的观点硬生生的,无法被说服。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管理方式硬生生的,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