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夷惠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ì

夷惠

拼音yí huì

注音ㄧˊ ㄏ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伯夷 、 柳下惠 的并称。古代廉正之士。 汉 扬雄 《法言·渊骞》:“‘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 夷 惠 之徒与?’曰:‘不 夷 不 惠 ,可否之间也。’” 汉 班固 《幽通赋》:“三仁殊於一致兮, 夷 惠 舛而齐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 夷 惠 之室;苞苴所入,实行 张 霍 之家。”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还初超然,庶几 夷 惠 !”

基本含义

  • 表示对待朋友或亲人时应该以诚实和善意相待,不应该互相欺骗或伤害。

详细解释

  • 夷惠源自《左传·襄公十四年》,意为亲近和善待他人。这个成语强调了诚实和善意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用真诚和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使用场景

  • 夷惠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要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

故事起源

  • 夷惠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国君襄公对待他的亲戚夷公非常友善和诚实。夷公感受到了襄公的真诚和善意,于是回报了襄公的友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真诚和善意可以换来别人的友善和回报。

成语结构

  • 夷惠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夷”表示平等和友善,“惠”表示善意和恩惠。

例句

  • 1. 他对待朋友总是夷惠,所以他的朋友很多。2. 在困难的时候,互相夷惠是很重要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夷惠”这个成语的发音和含义。将“夷惠”与“以诚相待”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友情和亲情观念,以及其他与友善和诚实相关的成语,如“以德报怨”、“以德报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我们总是夷惠对待彼此。2. 初中生: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夷惠对待老师和同学,不要欺负别人。3. 高中生:夷惠是维系友谊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用真诚和善意对待身边的人。

拆字解意

夷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