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着体
拼音hún bù zhuó tǐ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hún bù zhuó tǐ ㄏㄨㄣˊ ㄅㄨˋ ㄓㄨㄛˊ ㄊㄧˇ
魂不着体(魂不着體|魂不著体)
同“ 魂不附体 ”。 《宣和遗事》前集:“ 师师 闻道,諕得魂不著体。”
魂不著体:同“ 魂不附体 ”。《前汉书平话》卷上:“諕 高皇 魂不着体。”《水浒传》第五三回:“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 李逵 ,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諕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 谁何 ( 莫谁何 )错认做小姐有意,一发魂不着体,接过来一头抹手,一头説道:‘烦姐姐致谢小姐,多蒙美情,承借汗巾了。’”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精神恍惚,不知所措。
详细解释
- 魂不着体是由“魂”、“不着”和“体”三个词组成的。其中,“魂”指人的精神,“不着”表示不停留,“体”指身体。整个成语形容人的精神恍惚,不知所措,思维不集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或遭遇困惑时失去思考能力,无法冷静应对。可以用于描述紧张的考试场景、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等。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人还是蝴蝶。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恍惚,无法分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从而产生了“魂不着体”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魂”、“不着”和“体”三个成语组成。
例句
- 1. 考试前的紧张氛围让他魂不着体,无法集中注意力。2. 她听到坏消息后,整个人都魂不着体,不停地走来走去。3. 他突然被提问,一时之间魂不着体,无法回答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魂不着体”联想为一个人的灵魂离开了身体,无法停留在体内,从而导致精神恍惚,不知所措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成语,如“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非常紧张,一上考场就魂不着体了。2. 初中生:老师问我一个很难的问题,我当时就魂不着体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3. 高中生:听到被录取的好消息,我整个人都魂不着体,高兴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