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迷榖在词典中的解释

迷榖

拼音mí gǔ

注音ㄇㄧˊ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传说中木名。佩其花不会迷惑。《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迷榖出 招摇山 ,亦名 雀山 ,其树如榖,又如楮,其花四照,名曰迷榖,如佩之,令人不迷。”

基本含义

  • 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详细解释

  • 指人迷失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该选择什么。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在困境中不知所措,无法做出决策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迷榖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迷榖之谓迷榖”。榖是指谷物,迷榖的意思是迷失在麦田中,不知道方向。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指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成语结构

  • 迷榖由两个字组成,迷和榖。

例句

  • 1. 他在这个新环境中完全迷榖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做。2. 遇到困难时,不要迷榖,要冷静思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迷榖联想成一个人迷失在麦田中,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表示迷失方向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迷榖相关的成语,例如迷途知返、迷途童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乐园里迷榖了,找不到妈妈。2. 初中生:考试时,我突然迷榖了,不知道该怎么答题。3. 高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我感到迷榖,不知道该选择哪个专业。4. 大学生:找工作时,我迷榖了,不知道应该去哪家公司面试。

拆字解意

迷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