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
拼音biāo diǎn
注音ㄅㄧㄠ ㄉ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标点符号。
(2) (动)给原来没有标点的著作(如古书)加上标点符号。
[构成]
并列式:标+点
英文翻译
1.(标点符号) punctuation
2.(加标点) punctuate
详细解释
◎ 标点 biāodiǎn
(1) [punctuation]
(2) 古时标记句读的符号
(3) 标点符号
◎ 标点 biāodiǎn
[punctuate] 给没有标点的著作加上标点符号
(1).古时标记句读的符号。《宋史·儒林传八·何基》:“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説而自见者。”
(2).标点符号。 秦牧 《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报纸都是死里死气的文言,连标点也没有。”
(3).给没有标点的著作加上标点符号。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现在 汪原放 标点了这本子,排印行世。”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标点古文,确是一种小小的难事。” 巴金 《沉落集·沉落》:“两个多月以后,他标点的 袁 什么的著作出版的广告,又在报上登出了。”
基本含义
- 用于比喻事物的关键或重要之处。
详细解释
- 成语“标点”源自于书写中的标点符号,比喻事物中的关键或重要之处。在汉字书写中,标点符号用于分隔句子、段落和词语,起到整理和表达意思的作用。因此,“标点”成为了一个比喻,表示事物中的关键或重要之处,没有它便无法正常运行或达到预期效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重要的人、关键的环节或决定性的因素。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故事起源
- 成语“标点”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宰相的儿子在考试中因为不懂得标点符号而没能通过考试。这个故事通过标点符号的比喻,告诉人们在生活中要注意把握关键和重要的事物。
成语结构
- 名词+动词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你能否把握好关键的“标点”。2. 在学习中,理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关键的“标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标点符号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下,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那么我们就很难理解它的意思,就像生活中没有关键或重要的事物一样。通过将标点符号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知识,例如其他含有标点符号的成语,如“逗号”、“句号”等,以及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请把这段话的关键“标点”找出来。2. 初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把握重要的“标点”,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人生的“标点”,不要错过任何机会。4. 大学生:在写作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文章更加清晰和有条理。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要抓住关键的“标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