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定于一尊在词典中的解释
dìngzūn

定于一尊

拼音dìng yú yī zūn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被确定为最高的权威或地位,不可撼动。

详细解释

  • 成语“定于一尊”源自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表示某人或某事被确定为最高的权威或地位,不容质疑或挑战。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某人或某事的地位高高在上,稳定不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组织中拥有最高的权威,不容置疑。也可用于形容某个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地位非常高,不可动摇。

故事起源

  • 成语“定于一尊”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记》中。该成语来源于汉代的一位官员叫做吕后,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是汉文帝的母亲。吕后在刘邦去世后,掌握了政权,并通过政治手段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后来,有人形容吕后的地位高高在上,稳定不变,就用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定”动词短语“于一尊”

例句

  • 1. 他在公司中的地位已经定于一尊,无人能撼动。2. 这位教授的学术地位已经定于一尊,他的观点备受尊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吕后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吕后的地位高高在上,稳定不变的样子,以此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以及吕后的历史,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在我们家里的地位就像定于一尊的国王一样。2. 初中生: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就像定于一尊的校长一样,我们都要尊重他们的决定。3. 高中生:在这个学科领域里,这位教授的地位已经定于一尊,他的观点不容置疑。

拆字解意

定于一尊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