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戎
拼音quǎn róng
注音ㄑㄨㄢˇ ㄖ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即 犬戎 。《汉书·匈奴传》“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 唐 颜师古 注:“ 畎夷 ,即 畎戎 也,又曰 昆夷 ……亦曰 犬戎 也。”参见“ 畎夷 ”、“ 犬夷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四处流离失所。
详细解释
- 畎戎出自《孟子·告子下》:“孔子曰:‘畎戎,何如?君子曰:戎狄缪乱,民无宁处,何以畎畲为?’”畎戎的字面意思是“戎狄在乱”,引申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战争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强调了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畎戎常用于形容战乱时期人们的困境和苦难,也可用来形容人们在困境中无家可归的情况。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文章等语境中。
故事起源
- 畎戎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孔子与弟子告子的对话。当时,战乱频繁,人们四处逃亡,无法安定下来。孔子以畎戎来形容这种困境,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追求。
成语结构
- 畎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畎”和“戎”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战乱的年代,许多人成了畎戎,无家可归。2. 那个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成为了畎戎之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畎戎”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畎可以联想为田地,戎可以联想为战争。畎戎的意思就是田地被战争破坏,人们无家可归。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逐鹿中原”、“离乡背井”等,了解更多关于战争和流离失所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使许多人成为了畎戎,他们失去了家园。2. 初中生:在那个战乱年代,人们四处流离失所,成为了畎戎。3. 高中生: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许多人成了畎戎,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