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嫂
拼音mǎ dà sǎ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马大嫂 - 释义
1、“马大嫂”即上海话“买、洗、烧”的发音,意在嘲笑做家务的男人。
2、吴音(苏州话):“买”读成“马”,“洗”读成“打”,“烧”读成“嫂”。 所以买菜,洗衣服,烧菜的人被称为“马大嫂”。
3、在《新华新词语词典》在附录二“京沪穗流行词语”中收了“马大嫂”,释义成了“家庭主妇的代称”(第450页)。
4、“马大嫂”一词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家庭主妇在家里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家里能够大包大揽完成买汰烧的光荣任务,一定是个称职的家庭主妇。“马大嫂”的“嫂”有两个谐音,一个是“烧”,一个是“扫”,烧饭扫地,身兼二职。
马大嫂 - 群体特征
现在中国的中老年人群,多多少少都会帮着家里做的家事,在这其中的一部分中,更是“马大嫂”的专业户。
“马大嫂”们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辗转于自家附近的各大菜市场和超市,比较价格,为家庭采购生活必需品。
马大嫂 - 省钱攻略走红
2010年11月,一份马大嫂总结的“菜奴省钱攻略”走红网络。
1、不赶早赶巧:避开早高峰,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据主妇们介绍,可便宜20%—30%。
2、摊主很重要:有些女摊主爱斤斤计较,而男摊主大多不会,最好盯着一家品种多的卖菜摊位买,并且经常在同一家买。
3、买前多比较:菜摊和超市的价格往往不一致,建议都逛逛,不少超市还常常推出特价菜。
4、学会看天气: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菜,不会错的。
5、“偷菜”成时尚:受到游戏“种菜偷菜”的影响,DIY也大受欢迎。“在花盆里种点葱蒜,省钱又省事”。
基本含义
- 指人善于伪装,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普通,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有着非凡的能力或智慧。
详细解释
- 马大嫂是一个来自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外表平凡普通,但她内心深处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实际上拥有着出众的能力或智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非凡才能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在困境中展现出非凡智慧和勇气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在这个小说中,马大嫂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角色。
成语结构
- 马大嫂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马”是姓氏,“大”是名字,“嫂”是称谓。
例句
- 1. 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发现身边的马大嫂。2. 马大嫂的非凡智慧和勇气让人佩服不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马大嫂这个角色在《水浒传》中的形象,以及她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非凡能力,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于《水浒传》中的其他角色和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该小说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虽然是个普通家庭主妇,但我觉得她是一个真正的马大嫂,因为她总是能够在困难时给我最好的建议。2. 初中生:在班级里,虽然王同学看起来很普通,但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他是我们班的马大嫂。3. 高中生:尽管李同学平时不张扬,但他在数学竞赛中总能取得好成绩,他真的是一个马大嫂。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看起来很普通,但他的创业项目非常成功,他是我们班级的马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