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袒
拼音tú tǎn
注音ㄊㄨˊ ㄊ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徒裎 ”。
基本含义
- 赤身露体,没有衣物遮挡。
详细解释
- 徒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没有穿衣服,赤身露体的状态。在这个成语中,“徒”表示空虚、空洞,“袒”表示赤裸、露出。徒袒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身体被剥夺了保护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徒袒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极端环境下,或者是在无辜受到伤害时的无助和无保护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战争、灾难、贫困等困境中,失去了衣物和庇护的情景。
故事起源
- 徒袒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三十·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哲学家孟子与荀卿的一次辩论。当时,孟子用“徒袒”一词来形容人们在战乱中的无助状态,强调了统治者应该保护人民的权益。
成语结构
- 主语 + 徒袒
例句
- 1. 在大雨中,他徒袒站在街头,无家可归。2. 这些灾民在地震后徒袒逃生,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徒袒”与“赤身露体”这个近义词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同时,可以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里徒步穿过一片荒原,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衣物,徒袒地面对寒冷。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徒袒相关的成语,如“徒劳无功”、“徒劳无益”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游泳池里徒袒畅游。2. 初中生:战争爆发后,许多人被迫徒袒逃亡。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感到内心徒袒无助。4. 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挫折,我们不能徒袒放弃,而是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