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道箓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

道箓

拼音dào lù

注音ㄉㄠˋ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吴筠 先生,精苦寿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贺知章 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 陈留 采访使 李彦允 为请於 北海 高天师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基本含义

  • 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详细解释

  • 道箓是由“道”和“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道”指的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箓”指的是木牌或竹片,用来记录文字。道箓的意思是指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的记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强调遵守道德准则、恪守行为规范的场合。

故事起源

  • 道箓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曲礼上》中的一句话:“故曰:‘礼箓不可以不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仪的规范应该被明确地记录下来,以便人们遵循。后来,人们将这句话引申为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记录,形成了现在的成语“道箓”。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要牢记道箓,恪守职业操守。2. 这个社团的成员都遵守着道箓,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道箓”想象成一本记录着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木牌或竹片,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秉公处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遵守道箓,做一个守法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时刻牢记道箓,不做任何违法的事情。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课堂作弊的诱惑时,我们应该坚守道箓,选择诚实守信的行为。

拆字解意

道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