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劫持
拼音diǎn jí jié jí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点击劫持 - 概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打开一个网页,出现一个flash广告框,你点击“关闭”按钮,可结果广告并没有关闭,却变成了全屏。知道吗?这样的情况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叫做clickjacking(点击劫持),也就是说你点击鼠标的行为被人给控制了。
“点击劫持”(clickjacking)这个词首次出现在2008年,是由互联网安全专家罗伯特•汉森和耶利米•格劳斯曼首创的。这个词其实是“点击”(click)和“劫持”(hijacking)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点击劫持”是一种恶意攻击技术,用于跟踪网络用户,获取其私密信息或者通过让用户点击看似正常的网页来远程控制其电脑。很多浏览器和操作平台都有这样的漏洞。“点击劫持”技术可以用嵌入代码或者文本的形式出现,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攻击,比如:点击一个表面显示是“播放”某个视频的按钮,而实际上完成的操作却是将用户的社交网站个人信息改为“公开”状态。
基本含义
- 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用户点击某个链接时,跳转到不同的网页或执行不同的操作,从而实现非法目的的行为。
详细解释
- 点击劫持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攻击者通过篡改网页或者利用其他技术手段,在用户点击某个链接时,将用户重定向到攻击者控制的网页或者执行一些恶意操作,从而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使用场景
- 点击劫持主要出现在网络安全领域,攻击者可以利用点击劫持手段进行网络钓鱼、窃取用户账号密码、传播恶意软件等活动。
故事起源
- 点击劫持这个词语的起源比较模糊,它是根据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术语演变而来的。
成语结构
- 点击劫持是一个由动词“点击”和名词“劫持”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电脑中了点击劫持的病毒,导致他的个人信息被盗取。2.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范点击劫持的风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点击劫持的含义与“点击”和“劫持”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网络安全的知识,了解如何防范点击劫持等网络攻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要小心点击劫持,不要随便点击陌生链接。2. 初中生:同学们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点击劫持的网页。3. 高中生:我正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点击劫持等攻击手段。4. 大学生:我正在研究点击劫持的防范方法,希望能够提高网络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