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思鲈蒓在词典中的解释
cūn

思鲈蒓

拼音sī lú cūn

注音

繁体思鱸蒓

基本解释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鱸蒓”喻思乡归隐。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鱸蒓。”亦作“ 思鱸膾 ”、“ 思蒓鱸 ”。 唐 郑谷 《舟行》诗:“ 季鹰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时自古难。”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遁》:“昔人思蒓鱸而归隐,鱸鱼乃隐逸之兆,这等看来,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思考问题迟缓,反应迟钝。

详细解释

  • 思鲈蒓的“思”指思考,思维;“鲈”是一种鱼,表示思考的速度慢如鱼;“蒓”指蒓菜,比喻思考迟钝,反应迟缓。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思考问题的速度慢,反应迟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思考问题的速度慢,反应迟钝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时思考迟缓,反应迟钝。

故事起源

  • 关于思鲈蒓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名叫王思鲈蒓的人,他思考问题的速度极慢,反应迟钝。因此,人们就用“思鲈蒓”来形容思考问题迟缓,反应迟钝的人。

成语结构

  • Subject + 思鲈蒓

例句

  • 1. 他思鲈蒓,无法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2. 这个学生思鲈蒓,做题总是慢半拍。3. 在团队讨论中,他思鲈蒓的表现让大家有些不耐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思考慢如鱼的形象,以及蒓菜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坐在水边,看着悠闲自在的鱼慢慢游动,然后想象一个人拿着一颗蒓菜在慢慢思考。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思鲈蒓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思考和反应速度的成语,如“反应迟钝”、“思维敏捷”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同学思鲈蒓,每次做题都比我们慢很多。2. 初中生:他虽然思鲈蒓,但是他的解题思路总是很独特。3. 高中生:我班上有个同学思鲈蒓,老师经常嘲笑他的反应速度慢。4. 大学生:有些学生思鲈蒓,但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很出色。

拆字解意

思鲈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