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太康体在词典中的解释
tàikāng

太康体

拼音tài kāng tǐ

注音ㄊㄞˋ ㄎㄤ ㄊ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西晋 太康 (公元280--289年)时期所出现的诗体。特点是词藻华丽,偏重技巧。代表作家有 潘岳 、 陆机 、 张载 、 张协 、 陆云 、 左思 等。见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

基本含义

  • 指人的体态庄重端正,举止得体,形容人的仪态优雅。

详细解释

  • 太康体源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太康,他是尧的儿子,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君主之一。太康体成语形容人的举止庄重大方,体态端庄优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场景

  • 太康体常用于赞美人的仪态优雅,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从容自信。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外貌仪态。

故事起源

  • 太康体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太康。太康被尧看中,被封为太子,并且接受了尧的教导。太康在各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优雅的仪态,被人们称为“太康体”。

成语结构

  • 太康体的结构是“太康”+“体”,其中“太康”指的是太康的优雅仪态,“体”表示形体、仪态。

例句

  • 1. 她走路的姿势非常太康体,优雅而得体。2. 他的仪态庄重,举止得体,真是一个太康体的绅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太康的形象和仪态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太康穿着华丽的衣服,优雅地行走,这样就能够记住太康体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太康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她的仪态非常太康体,每次上台表演都很自信。初中生:他的举止庄重得体,给人留下了太康体的印象。高中生:她走路的姿态非常太康体,仿佛是一位贵族。

拆字解意

太康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