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救困
拼音fú wēi jiù kù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ú wēi jiù kùn ㄈㄨˊ ㄨㄟ ㄐㄧㄨˋ ㄎㄨㄣˋ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元 无名氏 《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箇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元 无名氏 《活拿萧天佑》第一折:“你是那调和鼎鼐庙堂臣,扶危救困安邦器。”亦作“ 扶危济困 ”。《水浒传》第三八回:“多听的江湖上来往的人説兄长清德,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戒杀放生》:“要之扶危济困,是君子之存心。”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们各尽所能足以滋乳生生,我们各有理性天良足以扶危济困。”
基本含义
- 帮助处于危险和困境中的人。
详细解释
- 扶危救困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扶”表示扶持、帮助,“危”表示危险,“救”表示拯救,“困”表示困境。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别人面临危险和困境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使用场景
- 扶危救困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积极地去帮助他人。它可以用于形容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集体的行为。比如,当灾难发生时,许多人会积极参与救援工作,这就是扶危救困的体现。
故事起源
- 关于扶危救困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古代中国的一位名叫管仲的政治家。管仲是齐国的重要官员,他非常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有一次,齐国遭受了一场大旱灾,人民饥寒交迫。管仲亲自前往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种植庄稼,解决了人民的困境。这个故事成为了扶危救困这个成语的起源之一。
成语结构
- 扶危救困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扶”和“救”为动词,“危”和“困”为名词。
例句
- 1. 在地震发生后,许多人自愿参与扶危救困的工作。2. 他经常扶危救困,乐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扶危救困”的方法可以是将每个字的意思进行联想。例如,“扶”表示扶持,可以想象一个人伸出手去扶持另一个人;“危”表示危险,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悬崖边上,非常危险;“救”表示拯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水中,另一个人伸手去救他;“困”表示困境,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困在一个黑暗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扶危救困相关的成语,如“雪中送炭”、“悬崖勒马”等。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了解更多关于扶危救困的实际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助同学扶危救困,给他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2. 初中生:我们组织了一次扶危救困的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了书籍和学习用品。3. 高中生:在地震灾区,许多志愿者积极参与扶危救困的工作,为灾民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