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翠绡在词典中的解释
cuìxiāo

翠绡

拼音cuì xiāo

注音ㄘㄨㄟˋ ㄒ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绿色的薄绢。 唐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 弄水亭 前溪,颭灩翠綃舞。” 宋 秦观 《八六子》词:“素弦声断,翠綃香减。” 宋 陈亮 《水龙吟·春恨》词:“罗綬分香,翠綃封泪,几多幽怨!”

基本含义

  • 形容颜色鲜艳明亮的丝织品。

详细解释

  • 翠绡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颜色鲜亮、光泽柔和,常常用来形容色彩鲜艳的物品。

使用场景

  • 翠绡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花草树木的颜色,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服饰的华丽。

故事起源

  • 翠绡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比喻她的美丽如同翠绡一般鲜亮。

成语结构

  • 翠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翠”和名词“绡”组成。

例句

  • 1. 花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犹如翠绡一般美丽动人。2. 她穿着一袭翠绡长裙,显得格外婀娜多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翠绡”与颜色鲜艳的丝织品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颜色的成语,如“红颜”、“碧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里,花园里开满了翠绡般的鲜花。2. 初中生:她穿着一袭翠绡长裙,像仙女一样美丽。3. 高中生:这幅画的色彩鲜艳明亮,犹如翠绡一般绚丽。

拆字解意

翠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