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子
拼音huáng dì lǎo zi
注音ㄏㄨㄤˊ ㄉㄧˋ ㄌㄠˇ ㄗ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封建时代对皇帝的俗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你还不知么?皇帝老子逃去两三日了。”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对不住,不要看我这个样,我是惹发不得的,我一发起躁气来,哼,皇帝老子都会不认得。”亦称“ 皇帝老爷 ”。《清朝野史大观·皇帝老爷》:“ 高宗 南巡 江 浙 ,耆老妇女,道旁瞻仰。有称皇帝老爷者。前驱卫士,将执而治之。 高宗 亦惊讶,询之 尹文端公 。公奏:南方愚民,不明大体,往往呼天为天老爷。天神地祇,无不老爷者。 高宗 大笑,扈从诸臣,遂不復言。”参见“ 皇帝 ”。
基本含义
- 指自负、傲慢的态度,形容某人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详细解释
- 皇帝老子一词中的“皇帝”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君主,而“老子”是道家哲学中的名词,代表自然界的至高无上之道。成语的基本意思是指某人自以为是,傲慢自大,目中无人,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自负、傲慢的人,形容他们不尊重他人、目中无人的态度。可以用在各种口语和书面语的场合,例如在谈论某人的傲慢行为时,或者在描述某人对他人态度不友好时。
故事起源
- 成语“皇帝老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傲慢自大的人,自称为“皇帝老子”,对待他人非常不友善。因此,这个成语就以此故事为基础,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成语结构
- 成语“皇帝老子”的结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第一个词“皇帝”表示古代君主的地位和权力,第二个词“老子”是道家哲学中的名词,代表至高无上的道。两个词的结合形成了这个成语,表达了傲慢自大的态度。
例句
- 1. 他对待下属总是一副皇帝老子的样子,没有任何尊重和谦逊之意。2. 小王一直觉得自己是皇帝老子,从来不听别人的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自称为“皇帝老子”,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傲慢自大相关的成语,如“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摆出一副皇帝老子的样子,不肯和我们一起玩。2. 初中生:这个学生太傲慢了,整天自称为皇帝老子,看不起别人。3. 高中生:老师对待我们学生总是一副皇帝老子的样子,不给我们任何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