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王珧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gyáo

王珧

拼音wáng yáo

注音ㄨㄤˊ 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江瑶柱。其肉柱制成干品,为干贝的一种。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下:“王珧一名蜃姚,所谓江瑶柱是也。其柱肉脆美,其甲可饰珮刀鞘,盖蜃之小者。”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行高尚,光明磊落,不屈不挠。

详细解释

  • 王珧是明代朱棣的心腹大臣,他以忠诚正直、敢于直言的品质著称。成语“王珧”用以形容人品高尚,不畏强权,敢于坚持正义。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有道义勇气的人,或者表达对某人的赞赏和钦佩。

故事起源

  • 据说明成祖朱棣曾经召见王珧,问他对自己的评价。王珧毫不畏惧地说:“陛下不是圣人,但是陛下有圣人应有的品德。”这番直言不讳的回答,赢得了朱棣的尊敬和赞赏。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王珧”为主语,表示人的品质,没有宾语。

例句

  • 1. 他的品行高尚,真是一个王珧。2. 他在困境中坚持正义,展现出了王珧的勇气。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王珧”这个成语与“王”字和“珧”字进行联想,想象一个王子手持珍珠宝剑,代表他高尚的品行和勇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历史,了解王珧在明成祖朝的贡献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王珧,总是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像王珧一样,坚持正义。高中生:在这个腐败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有王珧的品质来改变。

拆字解意

王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