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帖
拼音dài tiē
注音ㄉㄞˋ ㄊ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借债的字据凭证。《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 匡范 ﹞忧悸而卒, 曦 祭赠甚厚。诸省务以 匡范 贷帖闻, 曦 大怒。” 胡三省 注:“贷帖,贷钱之文书也。”
基本含义
- 指借别人的东西,却要求对方负责
详细解释
- 贷帖的含义是指借别人的东西或者借用别人的名义,却要求对方负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借用了别人的东西或名义,却不承担责任,反而要求对方负责。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借用别人的东西或名义,却不承担责任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贪图便利,却不愿意承担后果的人。
故事起源
- 《汉书·杨胡传》中有一则故事与贷帖的起源有关。故事中,杨胡借了别人的车,却驾驶不好,导致车辆损坏。杨胡却把责任推给了车主,声称车主应该负责修理车辆。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贷帖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贷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贷,宾语是帖。
例句
- 1. 他借了我的钱,却一直不还,真是贷帖之人。2. 她借用了我的名义,却不愿意承担责任,真是贷帖之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贷帖”这个成语与借用别人的东西却不承担责任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借用别人的东西,却将责任推给对方,然后想象这个人手里拿着一张帖子,上面写着“贷帖”,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责任相关的成语,例如“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等,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借了小明的铅笔,可是我把它丢了,现在我不敢还给他,我真是个贷帖之人。2. 初中生:我借了朋友的手机,结果我不小心摔坏了,我觉得很对不起他,我不想成为一个贷帖之辈。3. 高中生:有些人借用别人的名义,却不愿意承担责任,这种贷帖的行为真是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