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不识起倒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dǎo

不识起倒

拼音bù shí qǐ dǎo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ù shí qǐ dǎo ㄅㄨˋ ㄕㄧˊ ㄑㄧˇ ㄉㄠˇ

    不识起倒(不識起倒) 

    不知好歹;不识时务。《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荡寇志》第九二回:“ 吴用 道:‘你这廝太不识起倒。’” 茅盾 《子夜》十:“ 费小胡子 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不识起倒的 曾老二 一定把 吴荪甫 缠的头痛。”

基本含义

  • 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凭空猜测或判断

详细解释

  • 不识起倒是指对事情的真相或内情一无所知,只凭主观臆断或片面的了解进行判断。这个成语表示人们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的情况下,随意做出判断,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没有深入了解事情情况就妄加评论或判断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慎重,不要凭空臆断。

故事起源

  • 《晋书·贾充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贾充在晋朝时,因为许多人对他的忠诚表示怀疑,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有一句话:“不识起倒,岂能以此为疑?”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成语“不识起倒”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不”、“识”、“起”、“倒”。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不了解,只是不识起倒地乱猜。2. 别人对他的事情一无所知,却随意评论,真是不识起倒。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识起倒”分解为“不识”、“起”、“倒”,联想起一个人在迷雾中摸索,无法看清真相,只能凭借直觉猜测,最终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不识起倒”相近的成语,如“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等,这些成语都与主观臆断或片面了解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只看到了一点点,就乱说了,真是不识起倒。初中生:老师没告诉我们全部的情况,我们不能不识起倒地评论。高中生:在网络上,很多人不了解真相就随意发表评论,真是不识起倒。

拆字解意

不识起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