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维基革命在词典中的解释
wéimìng

维基革命

拼音wéi jī gé mì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维基革命 - 简介

    北非国家突尼斯政局突变,总统本·阿里2011年1月14日离境前往沙特。对于其中的原因,媒体报道得比较多的是总统家族腐败、失业率高以及食品价格上涨等,这些因素促使人们走上街头。不过,在这些因素的背后,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一段时间红变全球的维基揭秘网站曝光了美国外交官有关这个国家政府腐败的电文,而示威民众正是通过社交网站Facebook来发布信息,相互串联。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因此认为这是世界首场维基革命。

    维基革命 - 事件背景

    突尼斯警察荷枪实弹街头巡逻

    当地时间2011年1月15日,突尼斯宪法委员会认定,总理穆罕默德·加努希在本·阿里总统逃往沙特后继任总统的行为违宪,同时裁定众议院议长福阿德·迈巴扎当天起代行总统职权。

    2011年1月14日晚间,突尼斯总理加努希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由于执政已超过23年的总统本·阿里已于当晚“弃国出走”,根据宪法第56条的规定,他本人从即日起代行总统职权。

    然而突尼斯宪法委员会指出,根据该国宪法第56条规定,在总统暂时离开国家或暂时不能履行职权时,应通过委托书形式授权政府总理代行总统职权。但是鉴于目前突尼斯的国内局势,该委员会认为本·阿里总统是“彻底而不是暂时”不能履行总统职责,此外他也没有以委托书的形式授权总理加努希代行总统职权。基于以上理由,宪法委员会根据宪法第57条的相关规定,总理加努希继任总统的行为违宪。

    2011年1月15日,宪法委员会认定众议院议长迈巴扎应该临时行使总统职权,同时负责在60天内举行全国大选,选出新一任总统。

    2011年1月15日下午,迈巴扎在参众两院议员的监督下正式宣誓就任代理总统。随后他在向全国民众发表的电视讲话中表示,将在这个特殊敏感时期支持警察和军队在各地恢复安全秩序,同时承诺与其它政党进行合作,要求加努希尽快组建由各党派组成的民族团结政府,并在60天内进行总统大选。

    维基革命 - 骚乱持续

    虽然突尼斯于2011年1月14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是该国的骚乱仍然持续不断。2011年1月15日凌晨,位于首都南部的莫纳斯提尔市的马赫迪耶监狱发生囚犯越狱纵火的事件,目前官方称已有至少42人死亡,约1200名犯人全部逃跑。

    “当时整座监狱都处于一片火海之中,一切都在燃烧,”住在离马赫迪耶监狱仅约200米的当地居民伊梅迪表示,“犯人试图逃跑,警察便向他们开枪,现在监狱里面已经空无一人了。”

    2011年1月15日,有身份不明的枪手在首都突尼斯街头向汽车随意射击。该国一名高级军方人士透露,前总统本·阿里的支持者很可能是枪击事件的幕后主使。

    维基革命 - 革命原因

    维基揭秘成革命催化剂

    维基解密曝光腐败,逼得原总统逃亡沙特。对于突尼斯骚乱的原因,媒体报道得比较多的是总统家族腐败、失业率高以及食品价格上涨等,这些因素促使人们走上街头。不过,在这些因素的背后,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一段时间红遍全球的维基解密网站曝光了美国外交官有关这个国家政府腐败的电文,而示威民众正是通过社交网站Facebook来发布信息,相互串联。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因此认为这是世界首场维基革命。

    2011年74岁的本·阿里离开突尼斯之前统治该国23年,他领导的政权突然垮台让人多少觉得有些吃惊,在这背后有很多因素。不过,不少媒体认为维基解密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个网站向民众展示了本·阿里及其家族的本来面目。

    2009年6月的一份电文形容本·阿里家族犹如黑手党,控制着整个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另一份2009年的电文描述了在本·阿里女婿的豪宅里举办的一次宴会。罗马时期的文物随处可见;客人们享用着用私人飞机从法国南部小镇空运来的酸奶;一只宠物老虎在花园里漫游。还有一份电文题为“突尼斯的腐败:你的就是我的”,文中称,在突尼斯,只要是总统家族成员看上的,无论现金、土地、房屋甚至游艇,最终都得落入他们手中。

    民众对于总统家族的腐败早有耳闻,不过这些曝光的电文却让人们知道高层腐败的细节,显然正是因为这些赤裸裸的腐败细节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人们走上街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维基解密网站曝光的电文是突尼斯这次革命的催化剂,这或许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场“维基革命”。

    2011年74岁的本·阿里离开突尼斯之前统治该国23年,他领导的政权突然垮台让人多少觉得有些吃惊,在这背后有很多因素。不过,不少媒体认为维基揭秘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个网站向民众展示了本·阿里及其家族的本来面目。

    民众通过社交网站传递信息

    网络的力量恐怕还不仅如此,一些社交网站对于示威活动的组织也有很大贡献。人们还清楚地记得2009年伊朗大选后出现的骚乱,当时刚刚兴起的微博网站推特(Twitter)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示威者正是通过这个网站来交流信息。为此,美国国务院还专门要求该网站的运营方暂时终止维护工作,而继续向用户开放,目的是不想因为技术维护让示威者之间失去相互联系的渠道。

    这次突尼斯骚乱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社交网站Facebook。在突尼斯,有不少网站被禁。不过,Facebook并没有被禁,10个突尼斯人当中就有一人拥有Facebook账号。人们正是通过这个网站来传递示威的信息,放大官方对示威者的镇压,激发民众的不满。位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市民运动组织的负责人本·哈桑认为Facebook对于传递民众的不满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让原本胆小怕事的普通民众开始打破沉默。

    维基革命 - 动乱回顾

    2010年12月19日至20日

    有大学毕业生自焚抗议失业,引发骚乱,数十人被捕

    2010年12月24日

    警方向示威者开火,2人死亡

    2011年1月8日至10日

    3天暴乱,超过50人在冲突中身亡

    2011年1月11日

    冲突蔓延至首都突尼斯城及近郊,学校停课

    2011年1月12日

    警方杀死3名平民,政府宣布实施宵禁

    2011年1月13日

    本·阿里称将于2014年下台,下令警方停止开枪

    2011年1月14日

    全国爆发示威,本·阿里解散政府,出走沙特

基本含义

  • 指通过互联网和维基百科等在线知识平台进行的知识传播和信息共享的革命。

详细解释

  • 维基革命是指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在线知识平台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信息的共享。维基百科是一个以合作编写和开放编辑为特点的在线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创作和编辑。维基革命的核心理念是“众人皆可参与,知识共享”,它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的方式,使得知识更加开放、共享和民主化。

使用场景

  • 维基革命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的新模式和新趋势。可以用于讨论互联网对知识传播和教育的影响,也可以用于表达对维基百科等在线知识平台的赞美和肯定。

故事起源

  • 维基革命一词最早出现于2005年,当时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这个词语的使用源于对维基百科这一在线知识平台的认可和赞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传播和信息共享的模式。

成语结构

  • 维基革命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维基”是维基百科的简称,“革命”表示一种变革和改革的意义。

例句

  • 1. 在维基革命的推动下,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2. 维基革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知识的创造和共享中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维基革命”与维基百科这个知名的在线百科全书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将“维基革命”理解为一场关于知识传播的革命,利用这种记忆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维基百科的发展历程和运作机制,以及其他类似的在线知识平台。也可以了解维基革命对知识产权和学术界的影响。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维基革命让我可以在家里就能找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2. 初中生:维基革命改变了我对知识的获取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和自由。 3. 高中生:维基革命让我可以参与到知识的创造和共享中来,提高了我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大学生:维基革命是知识传播的一次革命,它改变了传统学术界的格局,让知识更加开放和民主。

拆字解意

维基革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