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綳
拼音jǐn bēng
注音
繁体錦綳
基本解释
亦作“锦绷”。1.锦制的襁褓。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成宪》:“既出,见二直符使各抱一锦綳与之,曰:‘以此相报。’ 张 素无子,是岁生男女各一人。”
2.比喻笋壳。 元 谢宗可 《同根竹》诗:“竞秀亭亭一种奇,駢头曾脱锦綳儿。”
3.比喻竹笋。 宋 张孝祥 《张钦夫送笋脯与方俱来复作》诗:“得君新法也大奇,且復从游锦綳儿。” 宋 杨万里 《看笋六言》:“只爱锦綳满地,暗林忽两三茎。”
4.指 安禄山 。 安禄山 母事 杨贵妃 。 禄山 生日, 贵妃 以锦绣为大襁褓,裹 禄山 ,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中欢呼动地。事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 宋 刘克庄 《明皇按乐图》诗:“惜哉傍有锦綳儿,蹴破 咸 秦 跳 河 陇 。”
5.引申为胡人。 元 萨都剌 《赠歌者号梅芳》诗之一:“露骨 江 南冰雪肌,断肠塞上锦綳儿。”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诗词的辞章华丽多彩。
详细解释
- 锦綳是由锦和綳两个词组成,锦指的是织锦,綳指的是彩带。锦綳形容的是文章或诗词的辞章华丽多彩,用以赞美文学作品的精美和华丽程度。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赞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形容其他艺术作品或事物的华丽和美丽。
故事起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一段描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识的故事。当时司马相如以才情出众而被卓文君赏识,卓文君曾对司马相如说:“君才华横溢,文章华丽如锦綳。”从此,锦綳成为形容文学作品华丽多彩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诗词如锦綳般华丽多彩,深受读者喜爱。2. 这幅画色彩斑斓,犹如一幅锦綳。
记忆技巧
- 想象一幅锦綳织品,色彩绚丽多彩,将这个形象与锦綳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文学作品华丽的成语,如“锦上添花”、“锦绣前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幅画真漂亮,像一幅锦綳一样。2. 初中生: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像一篇篇锦綳般华丽多彩。3. 高中生:这首诗的辞章华丽多彩,真像一幅锦綳一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