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事机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

事机

拼音shì jī

注音ㄕㄧˋ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名)需要保守机密的事情。
    (2) (名)情势。
    [构成]
    偏正式:事(机
    [同音]
    事迹

英文翻译

  • 1.(需要保守机密的事情) confidential affairs; secret affairs

详细解释

  • (1).古代军事术语。指在战争中用来损害敌方的计谋。《吴子·论将》:“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谓事机。”
    (2).行事的时机。《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虞 自出祖而遣之”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曰:“ 畴 因説 虞 曰:‘今帝主幼弱,姦臣擅命,表上须报,惧失事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勣 ( 李勣 )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 冯自由 《辛亥革命贵州光复纪实》:“学社诸首领认为事机成熟,即照原定计画分路活动,剋期大举。”
    (3).犹机要;机密。《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是洩露了事机,不惟无益,反致有害。”《孽海花》三四回:“鎗声一发惊动大众,事机更显露了,如何使得!”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处理事务时的机智和敏锐。

详细解释

  • 事机是由“事”和“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事”表示事务、事情,“机”表示机智、灵敏。事机指人们在处理事务时的机智和敏锐,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采取合适的行动。

使用场景

  • 事机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灵活应对,善于抓住机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故事起源

  • 事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杨震传》中。杨震是西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处理政务时机智敏锐,深受汉武帝的赏识。后来,事机逐渐成为形容人们处理事务时机灵敏捷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事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的事机非常好,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2. 我们需要一个有事机的领导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事机”这个成语联想为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像机器一样灵活敏捷。可以通过将“事”字与“机”字联系起来,形象地描述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的机智和敏锐。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事机”相关的成语,如“机智过人”、“机不可失”等,以丰富你的词汇量,并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事机很好,每次考试都能迅速找到正确答案。初中生:作为班长,他的事机很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高中生:在参加模拟考试时,他的事机让他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大学生:他在实习期间展现出了很好的事机,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难题。

拆字解意

事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