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识二五而不知十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èrérzhīshí

识二五而不知十

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ㄕㄧˊ ㄦˋ ㄨˇ ㄦˊ ㄅㄨˋ ㄓㄧ ㄕㄧˊ

    识二五而不知十(識二五而不知十)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鬭 晋 楚 也; 晋 楚 不鬭, 越 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后以“识二五而不知十”谓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夫 回瑗 可弃,而 杨 董 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基本含义

  • 指只懂得其中一部分,而对整体缺乏了解和认识。

详细解释

  • 识:了解;二五:二和五,指其中的一部分;不知:不了解;十:整体。成语意为只懂得其中一部分,而对整体缺乏了解和认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只看到表面,只知道其中一部分,而没有全面了解和认识事物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位官员在处理案件时,只看到了其中一部分的情况,而没有全面了解整个案件的背景和真相。结果,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因此,人们用“识二五而不知十”来形容只懂得其中一部分,而对整体缺乏了解和认识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连词+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只识二五而不知十,所以很容易被误导。2. 这个人很聪明,但对这个项目只识二五而不知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识二五而不知十”与一个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记忆,比如想象自己在一本书中只看到了前几页,而没有阅读后面的内容,从而体会到只懂得其中一部分,而对整体缺乏了解和认识的感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比如“见微知著”、“一知半解”等,以帮助丰富词汇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这本书只识二五而不知十,需要继续阅读才能完全了解故事。2. 初中生:他对这个问题只识二五而不知十,导致了错误的判断。3. 高中生:在学习历史时,我们不能只识二五而不知十,要全面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发展。4. 大学生:在研究一个课题时,我们不能只识二五而不知十,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