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吐肝胆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ndǎn

吐肝胆

拼音tǔ gān dǎn

注音ㄊㄨˇ ㄍㄢ ㄉ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吐肝露胆 ”。

基本含义

  • 形容敢于直言辞色激烈,毫不畏惧。

详细解释

  • 吐肝胆源自《左传·成公十四年》:“子之言是也,吾尝为之言於君,君弗听,吾苦吞其肝而吐其胆也。”字面意思是指吞下肝脏,吐出胆汁,形容说话激烈直言,毫不畏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言辞激烈,敢于直言不讳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有勇气、有魄力的人。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左传》。当时,鲁国的大夫子夏因为直言谏告国君,但国君不听。子夏为了表达他的忠诚和坚定,比喻自己吞下肝脏并吐出胆汁,以示言辞激烈,毫不畏惧。

成语结构

  • 吐肝胆的结构是“动词+名词+名词”,表示动作和结果。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吐肝胆地指出了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2. 这位演讲者敢于吐肝胆地批评政府的错误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吐肝胆”的形象,想象一个人勇敢地吞下肝脏并吐出胆汁,表示他有勇气直言不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吐肝胆”相关的成语,例如“肺腑之言”、“直言不讳”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吐肝胆地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2. 初中生:这位演讲者在台上吐肝胆地批评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3. 高中生:他勇敢地吐肝胆地为自己的理念辩护,赢得了大家的认可。4. 大学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吐肝胆,勇敢面对,不退缩。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吐肝胆”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吐肝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