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纳
拼音kuǎn nà
注音ㄎㄨㄢˇ ㄣ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诚恳收留。《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纳?”
基本含义
- 表示接纳、接受。
详细解释
- 款纳是一个动词成语,意为接纳、接受。它通常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意见、建议、批评或礼物等表示接受和赞赏。
使用场景
- 款纳通常用于正式场合,表示对他人的意见或礼物的接受和赞赏。它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对他人意见的认同和接受。
故事起源
- 据说,款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作为楚汉战争的主要将领,他对自己的部下非常宽容,接纳了他们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因此被称为“款纳”。
成语结构
- 款纳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款”和“纳”。
例句
- 1. 我们应该款纳别人的意见,不要自以为是。2. 他非常慷慨,款纳了所有人送给他的礼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款纳的发音与“宽纳”相类比,宽纳表示宽容地接纳,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接纳、接受相关的成语,例如“接纳如流”、“悉心接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款纳了小明的建议,让他参加演讲比赛。2. 小学生:我款纳了妈妈的建议,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3. 初中生:老师很宽容,款纳了同学们提出的改进意见。4. 高中生:学校领导对学生的意见非常重视,经常款纳他们的建议。5. 大学生:老师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要款纳并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