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移民
拼音shǎn xī yí mí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陕西移民 - 简介
为了让农村居民彻底远离地质灾害,让他们从贫困的地区搬出,陕西省政府常务会2010年12月6日原则通过,将从2010年开始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并通过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式,让大家逐步脱贫。两个工程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和39.2万,其规模将远超三峡移民的150万人。
陕西移民 - 方案
陕南
根据规划,陕西地区搬迁涉及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共28个县。其中,搬迁对象首先是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庄。搬迁要先把深山里居住条件最危险的农民搬出来。同时,离公路超5公里、人口规模过小等偏远村庄也在搬迁之列。到2020年,搬迁人数240万人,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1/4,搬迁建筑面积达1.03423亿平方米。
这些居民将按照城镇安置、移民新村安置、小村并大村安置和自主分散安置的方式选择新住宅的建设地,进行集中或分散的建设。根据不同情况,每户居民将获得一定的财政补助。其中,城镇安置的三口之家须保证70平米的建筑面积。
新建筑的选址必须首先保证安全的地质与水文条件,有较丰富的可开发土地和耕园地,还要便于居民出行,解决水电等基础设施,并将鼓励有条件的居民通过搬迁进城,扩大城镇规模。
搬迁将坚持开发式移民的安置方针。通过搬迁,新的住址确保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全面解决群众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问题;争取每个搬迁户有1个以上的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培训或技术培训;每个移民安置地区将通广播电视、通电话。而不同的搬迁地区,将根据自身特点开发种植业和旅游产业等,以增加收入。
陕北
白于山区是陕西三大贫困地区之一,位于榆林和延安约1.9万平方公里。陕西省计划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对该区域的26.8万人进行搬迁。到2020年,将搬迁39.2万人。
此次搬迁将按照整村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的方式进行,并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到县城以上的城市购房居住,转换农民身份。而其他居民将在县城和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安置,陕西省将会给予搬迁补贴。相应的公路、饮水照明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随搬迁一并建设。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因战乱、灾害、贫困等原因离开家乡,迁移到陕西地区定居。
详细解释
- 陕西移民是指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陕西地区定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战乱、灾害、贫困等原因导致的。陕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许多移民前往,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家乡,迁移到陕西地区定居的人群。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地方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故事起源
- 陕西移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当时许多人为了逃避战争和灾难,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陕西地区定居。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比较常见,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陕西移民是由两个词组成的,陕西表示地点,移民表示行为。
例句
- 1. 由于战乱,他们不得不成为陕西移民。2. 这个城市吸引了许多陕西移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离开家乡,背着行李,迁移到陕西地区定居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以加深对陕西移民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陕西移民这个词语,它是指人们离开家乡,迁移到陕西地区定居。2. 初中生:在古代,由于战乱和灾难,许多人成为陕西移民,寻找安定的生活。3. 高中生:陕西移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稳定的追求。4. 大学生:陕西移民对于陕西地区的发展和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