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桓桓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huán

桓桓

拼音huán huán

注音ㄏㄨㄢˊ ㄏ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桓桓 huánhuán
    [mighty;powerful]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尚桓桓。——《书·牧誓》

详细解释

  • (1).勇武、威武貌。《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鉞奋忠烈。” 仇兆鳌 注:“桓桓,武勇貌。” 林伯渠 《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賁士, 中华 好男子。”
    (2).高大貌。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巖巖天柱,大矣 周山 之峰;桓桓地轴,壮哉 崑崙 之阜。”
    (3).宽广、坦然貌。 宋 曾巩 《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

基本含义

  • 形容气势旺盛、精神饱满。

详细解释

  • 桓桓原指壮年的鹿,有精神饱满、气势旺盛的意思。后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旺盛,意志坚定,充满活力。

使用场景

  • 适用于描述人的状态,如形容士气高涨、斗志昂扬、精神饱满的人。

故事起源

  • 《诗经·周南·桓桓》中有“桓桓兮,不宣其光”一句,形容鹿的气势旺盛。后来,人们借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在比赛中表现得桓桓有神,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斗志。2. 这支队伍桓桓向前,气势如虹,必定能取得胜利。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壮年的鹿,有精神饱满、气势旺盛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描述人精神状态的成语,如“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午休时间,我感觉桓桓的。2. 初中生:我参加了篮球比赛,队友们的呐喊声让我感到桓桓之气。3. 高中生:考试前夕,同学们都在努力备考,我们整个班级的气氛都变得桓桓起来。4. 大学生:大家在社团活动中都表现得桓桓有神,充满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拆字解意

桓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