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齿録在词典中的解释
chǐ

齿録

拼音chǐ lù

注音ㄔㄧˇ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收录;录用。《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前后奉表,贡使相望……未审津涂寇险,竟不仰达,为天朝高远,未蒙齿録?” 宋 王安石 《辞赴阙状》:“辠逆餘生,尚蒙齿録,非臣陨首所能报称。”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诗:“落魄行路隅,谁肯加齿録?”
    (2).科举时代,汇刻同榜者姓名、年龄、籍贯、三代等的册籍。也称同年录。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试录齿录》:“科场试録齿録,其来已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月餘,孝廉偕一同榜归,云是 永平 张 姓,十八九少年也。 张 以乡、谱俱同,暗中疑是其子;然邑中此姓良多,姑默之。至晚解装,出齿録,急借披读,真子也。”

基本含义

  • 指长期记载或记录的文字资料。

详细解释

  • 齿,牙齿;録,记录。齿録原指古代以牙齿刻写的文字记录,后引申为长期记录或记载的文字资料。表示记录详尽、完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资料详实、完备,或者指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没有纸张和书写工具的时候,人们常常用牙齿刻写文字。这种刻写方式虽然比较麻烦,但由于刻在牙齿上的文字不易磨损,因此能够长期保存。后来,人们逐渐发展了更为方便的书写工具,但“齿録”这个成语仍然保留下来,用来形容长期记录的文字资料。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这本历史书是当地人民的齿録,记载了他们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2. 这份调查报告是经过多年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而得出的齿録,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齿録”的发音和“记录”的意思,想象人们用牙齿刻写文字的场景,以此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记录、记载相关的成语,如“纪实”、“文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笔记本把老师讲的内容都齿録下来了。2. 初中生:这本词典是词语的齿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3. 高中生:历史课上老师分享了一些珍贵的齿録,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文化。4. 大学生:我正在进行一项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齿録来支持我的研究成果。5. 成人学习者:我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整理成齿録,方便以后回顾和分享。

拆字解意

齿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