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地主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ǔ

地主

拼音dì zhǔ

注音ㄉㄧˋ ㄓ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地主 dìzhǔ
    (1) [landlord;landowner]∶拥有或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并靠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地主阶级的成员
    (2) [host]∶指住在本地的人
    尽地主之谊
    (3) [lord]∶土地的所有者或主人
    地亩有限而且还是荒地的地主

近义词

  • 田主

反义词

  • 佃农

英文翻译

  • 1.(土地占有者) landlord; landowner
    2.(主人) host

详细解释

  • (1).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 唐 郎士元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綺席,簷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復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 明 李贽 《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参见“ 地主之谊 ”。
    (2).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韦昭 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 泰山 梁父 。”《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 梁父 ,礼祠地主。”
    (3).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 王拜驴 等於 贺二 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於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
    (4).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 毛泽东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 茅盾 《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基本含义

  • 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详细解释

  • 地主是指在农村拥有大片土地并从中获取利益的富有人家。地主通常依靠土地租赁或农民劳动来获取财富。这一词语主要用来指代旧时农村社会阶层中的富有人家,也常常带有贬义。

使用场景

  • 地主一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用来描述旧时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和农民的贫困。在现代社会中,地主一词已经不再常用,但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富有人家或拥有大量财产的人。

故事起源

  • 地主这一词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土地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地主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通过占有土地和剥削农民的劳动来获取财富和权力。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语结构

  • 地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地”指土地,“主”表示拥有、掌控。

例句

  • 1. 这个村子的地主家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占据了几百年。2. 在旧时农村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现象十分普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地主这一词语。可以想象一个富有的地主站在自己的土地上,高高在上地俯视着农民,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地主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和社会阶级分化,以了解地主在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住在城市里,没有地主。2. 初中生:地主剥削农民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3. 高中生:在这个小说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