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滂注在词典中的解释
pāngzhù

滂注

拼音pāng zhù

注音ㄆㄤ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倾泻。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乃读《海龙王经》,造卷发音,云气便起,转读将半,沛泽四合,纔及释轴,洪雨滂注。”

基本含义

  • 形容雨水非常大,连绵不断。

详细解释

  • 滂注一词源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有句“滔滔川水滂沱沱”,意思是形容大雨连绵不断,如同江河水流滔滔不绝。后来,人们将“滔滔川水滂沱沱”中的“滂沱沱”简化为“滂注”,用来形容雨水非常大、连绵不断。

使用场景

  • 滂注一词通常用于形容雨水非常大,连绵不断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暴雨、倾盆大雨等极端天气情况。

故事起源

  • 滂注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在诗中描绘了大雨滂沱的景象,后来人们将其中的“滂沱沱”简化为“滂注”,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滂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今天的雨下得真是滂注,一直没停过。2. 暴雨过后,整个城市的街道都被滂注的雨水淹没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滂注”与大雨连绵不断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联想。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雨中,被滂注的雨水淋湿。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天气相关的成语,如“雨过天晴”、“雷声大,雨点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的雨下得真是滂注,我差点淋湿了。2. 初中生:滂注的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好不容易才回到家。3. 高中生:滂注的雨水不断地敲打着窗户,让我觉得很安心。

拆字解意

滂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