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披枷带锁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dàisuǒ

披枷带锁

拼音pī jiā dài suǒ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pī jiā dài suǒ ㄆㄧ ㄐㄧㄚ ㄉㄞˋ ㄙㄨㄛˇ

    披枷带锁(披枷帶鎖)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飡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只见 李氏 披枷带锁到殿前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有披枷带锁儼然罪人者。”亦作“ 披枷戴锁 ”。《西游记》第六二回:“正行时,忽见有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 刘心武 《没有讲完的课》:“有些家伙正在往我们灵魂上泼脏水,给我们的灵魂披枷戴锁。”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身上被束缚的枷锁,比喻受到牵制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

  • 披枷带锁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披指的是披在身上,枷是古代用来束缚犯人的刑具,带则是指用来束缚的腰带,锁是用来锁住枷的。披枷带锁形容人身上被束缚的枷锁,比喻受到牵制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披枷带锁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受到限制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局限、社会的束缚、制度的限制等。

故事起源

  • 披枷带锁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刑罚体系。古代的罪犯在执行刑罚时,常常会被束缚在身上的枷锁,并用带子将其固定。这种刑罚方式被用来警示人们,表示犯罪行为会导致人身自由的丧失。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一直披枷带锁地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2.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经披枷带锁,如今终于重获自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把披枷带锁和受到束缚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身上披着枷锁,用带子固定,无法自由行动的场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束缚、限制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牢不可破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因为犯错被老师披枷带锁地站在教室的角落里。中学生:考试前,我感觉自己好像被披枷带锁,无法自由地学习。大学生:社会的压力让很多年轻人感到披枷带锁,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