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行盖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gài

行盖

拼音xíng gài

注音ㄒㄧㄥˊ ㄍ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车盖。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鑾音。” 唐 孙逖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诗之二:“旧緑香行盖,新红洒步綦。”
    (2).借指贵客。 明 无名氏 《节侠记·诬激》:“奇花感睿才,胜事邀行盖。”

基本含义

  • 行为自负,自以为是。

详细解释

  • 行盖是指一个人行为自负,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意见,一意孤行。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自以为能够覆盖天地,不可一世。

使用场景

  • 行盖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固执己见、不听他人劝告的人。当有人表现出过于自信,不愿听取他人意见时,可以使用行盖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行盖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国策》。故事中,有位叫蒯聩的人自以为聪明,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他曾经在屋顶上修建了一个小亭子,认为这样能够覆盖整个天地。但事实上,他的亭子只能覆盖一个小角落。因此,行盖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成语结构

  • 行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行和盖。行在这里表示行为,盖则表示顶部覆盖物。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

例句

  • 1. 他总是行盖,从不听取他人的建议。2. 这个领导太行盖了,从来不听下属的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行盖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屋顶上,自以为能够覆盖整个天地,这个形象会让你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行盖相关的成语,如“自不量力”、“目空一切”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行盖,从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他的行盖态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行盖行为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拆字解意

行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