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外祭在词典中的解释
wài

外祭

拼音wài jì

注音ㄨㄞˋ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郊社山川等祭祀。与内祭相对。《周礼·地官·牧人》:“凡外祭毁事,用尨可也。” 郑玄 注:“外祭谓表貉及王行所过山川用事者。”《礼记·祭统》:“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 孔颖达 疏:“外祭则郊社者,诸侯常祭唯社稷。”

基本含义

  • 指在外面祭祀,不亲自参与。

详细解释

  • 外祭是一个古代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前往神庙或祭坛,向神明祭祀。而“外祭”这个成语中的“外”,则表示不亲自参与祭祀,而是委托他人代为祭祀。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引申为指自己没有亲自参与某件事情,而是委托他人代为完成。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外祭”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不亲自参与某件事情,而是委托他人代为完成的情况。例如,某个人在公司里承担了很多工作,但他却总是将任务外包给其他同事完成,这时我们可以说他是在“外祭”。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人认为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亲自参与才能表达真诚。因此,有一位官员在祭祀的时候,却没有亲自参与,而是派人代为祭祀。这个行为被人们认为是不敬,因此形成了“外祭”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外祭”的结构为“外+祭”,其中“外”表示不亲自,而“祭”表示祭祀。

例句

  • 1. 他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给别人,真是个外祭的人。2. 老板把重要的会议交给了助理,自己却不亲自参与,简直就是在外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祭祀活动中,亲自执香拜神,表达真诚的心意。而“外祭”则是没有亲自参与,没有真诚的心意,因此记忆起来会更加深刻。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祭祀相关的成语,如“祭酒”、“祭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作业交给了妈妈帮我写,感觉好像在外祭一样。2. 初中生:我把班级的活动委托给了同学组织,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可以说是在外祭了。3. 高中生:我把家里的家务交给了保姆,自己没有亲自做,有点像在外祭。4. 大学生:我把论文的修改交给了导师,自己没有亲自修改,算是在外祭吧。5. 成年人:我把公司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下属,自己没有亲自参与,有点像在外祭。

拆字解意

外祭词语造句